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Dioscorea subcalv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9秒
毛胶薯蓣
Dioscorea subcalva Prain et Burkill
中国植物志>> 第16(1)卷 >> 薯蓣科 Dioscoreaceae >> 薯蓣属 Dioscorea

22. 毛胶薯蓣(中国高等植物图鉴) 近光薯蓣(西双版纳植物名录) 图版24: 6-11

Dioscorea subcalva Prain et Burkill in Journ. Asiat. Soc. Bengal n. s. 10: 18. 1914; R. Knuth in Engl. Pflanzenr. 87(4-43): 319. 1924; Prain et Burkill in Ann. Bot. Gard. Calcutta 14(1): 104, pl. 44. 1936; Hand.-Mazz. Symb. Sin. 7: 1241. 1936;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5: 563, 图7955. 1976.

缠绕草质藤本。块茎圆柱形,垂直生长,表面生有须根,新鲜时断面白色。茎有曲柔毛,老后逐渐脱落近无毛。叶片卵状心形或圆心形,长4.5-11厘米,宽4-13.5厘米,顶端渐尖或尾尖,表面无毛,背面有疏毛或无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。雄花2-6朵组成小聚伞花序,少数单生,若干小花序再排成穗状花序,长3-12厘米,通常2-3个着生叶腋,被疏柔毛或无毛;苞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,顶端急尖,长1.5-2毫米,有红棕色斑点;雄蕊6,花药背着,内向,花丝与花药等长或略长。雌花序穗状,长4-14厘米;苞片三角状披针形,有红棕色斑点;花被裂片狭卵形或长圆形,顶端稍钝,长约2毫米;花柱基部略膨大,柱头3裂。蒴果三棱状倒卵形或三棱状长圆形,长1.5-3-厘米,宽1-1.6厘米,全缘或浅波状,排列较密;种子2枚,着生于每室中轴中下部,有时1 枚不发育,种翅薄膜质,向蒴果顶端延伸成宽翅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
分布于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生于海拔800-3200米的山谷、山坡灌丛或林缘、路边较湿润的地方。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昆明。

块茎含薯蓣胶,可作粘合剂,并可提取淀粉;药用能健脾去湿、补肺肾,又能治慢性肝炎,贵州民间用鲜根刮取胶质,敷于伤处治裂口。

22a. 略毛薯蓣(西双版纳植物名录)

var. submollis (R. Knuth) C. T. Ting et P. P. Ling, comb. nov. ——D. submollis R. Knuth in Engl. Pflanzenr. 87(4-43): 318. 1924.

1924年 R. Knuth 将本变种命名为 D. submollis R. Knuth,1936年 D. Prain et I. H. Burkill 又把它归入粘山药 D. hemsleyi 根据我们的观察,粘山药与毛胶薯蓣 D. subcalva 的主要区别是:前者果序短缩,蒴果密被曲柔毛,叶背面密生柔毛,后者果序延长,蒴果光滑无毛,叶背面无毛或有疏柔毛,但本变种果序延长,叶背面被较多的曲柔毛,和毛胶薯蓣较接近,故作毛胶薯蓣的变种处理。

分布于贵州、云南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85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6(1)卷 085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24: 6-11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